p } ?>
我是武汉九州通方队的一名运动员,参加今年第50届武汉716渡江节,这是我第三次参加武汉渡江节了。与武汉渡江节结缘还得从2022年下半年说起,儿子在日本攻读博士,为了顺利完成学业,很长时间不能回国团聚。岁月如刀,2022年的酷暑炎夏更增添了内心的郁闷!儿子要我努力培养多种兴趣爱好丰富自己的生活。想起小时候父亲带我们去长江里游泳,果然夏天在长江里游泳的不仅解暑降温,锻炼身体,最重要的是滔滔江水带走了内心的郁闷。
家住长江边,武汉的夏天连续几周高温无雨,感觉热毒在身体里面串,夏天到长江里游泳消暑清热,特别养生。约上同事同学到长江里游泳,让等待疫情结束的日子增添了几分乐趣。在江边听到熟悉的汽笛声,还是会想起儿时爸爸带我和姐姐去汉水里游泳的情形。爸爸水性很好,他游蝶泳就是一道风景,清澈的河面上一只大雁在飞。2022底爸爸真的永远离开我们了,他再也不会和我一起到江河里游泳了,无限遗憾,眼泪也不能冲淡。
我的父亲是1934年生人,从小在汉阳鹦鹉洲长大,解放前家里很穷,居无定所,人称鹦鹉洲捡材火的。虽然他是家里的独儿子,却特别聪明勤奋好学,解放后十几岁就参加工作,在电业局上班,他曾说过他年轻的时候,每天工作都是第一个到岗,把工作场地收拾干净,电线都卷好挂起来,烧好开水再等大家来上班。
我的父亲是抗洪英雄。1954年,长江发生特大洪水,当时,身为武汉冶电业局中共第四工段第一线路工区工人,自从防汛以来,始终夜以继日地坚持工作,父亲和他的战友们一道,保证工地安全照明。特别是当狮子山堤防发生漏洞时,他立即用身子堵住洞口,保住了江堤。遇到民工失足落水,他又奋不顾身跳下水去把民工抢救上岸。凭着这种英勇顽强战斗的作风,以及堵管涌的英雄事迹,武汉冶电业局黄石办事处中共第四工段党支部于1954年8月13日接受了他和其他两位战友的申请,火线加入了中国共产党。
1957年7月7日,武汉举办了全国第一次横渡长江游泳竞赛,我的父亲参加了此次活动并获得优胜奖牌。同时举办的武汉市第二届横渡长江竞赛,吸引了来自广西、福建、广东、江苏等省的93名运动员参赛。
在汉口长堤街汉江长大的我,武汉716渡江节是与父亲有关的记忆,逝水流年!参加渡江节勾起我的回忆,小时候妈妈工作不在我们身边,爸爸带着我们姐妹俩爬龟山,学划船,去汉江游泳,到中山公园荡秋千,教我们做饭炒菜,打扫卫生,陪我们读书认字。安谧甜美的幸福感觉就在平淡的生活中。初中以后我就沉迷于学习了,高中在省实验中学住读,现在想起来,还是小时候在长堤街边院子里跳橡皮筋疯玩一天,尤其是在炎热夏天的傍晚,父亲带着我们去江边游泳玩水,给单调乏味的童年增添了趣味,给了贫乏的生活一些心灵滋养。这颗种子,深埋心底,治愈一生,心怀感激。
每当武汉渡江节的时候,我就更加感念父亲的人生也有处于那个年代的各种不得已,不如意,但他坚韧不拔,一直都积极向上乐观地生活。感恩他陪伴我长大,令我思维敏捷,勤奋坚强。感恩父亲的养育、关爱和教导。父亲是我生命中的太阳,给我光和热;是我人生旅途中的一盏明灯,给我动力和方向。父亲的形象令我内心阳光又温暖,外在独立又自信。在武汉渡江节期间,我也会经常和泳友们一起渡江,抢船,扒桥墩,抢渡,双渡,找回水,也像我爹那样玩!在畅游长江中,寻找自己,释放自己。
毛主席的“不管风吹浪打,胜似闲庭信步”的诗句,凝练为武汉人敢为人先、挑战自然的城市气质,成为长江文化中“人水相搏又相偕”的精神符号。大江孕育我们父女,也孕育着武汉这座城市,武汉渡江节从历史记忆到时代精神、从个体壮举到全民共享的长江文化的活态传承,我们是其中的一份子。(图文/王涛)
(来源:极目新闻)
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“极目新闻”客户端,未经授权请勿转载,欢迎提供新闻线索,一经采纳即付报酬。24小时报料热线027-86777777。